欢迎访问-瑶海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

申报指南

第一步 企业点击平台右上角注册按钮,进行注册。已注册的企业可以直接登录。需要修改资料或忘记用户名、密码的企业请联系63671055处理。注册成功后,登录系统。

第二步 【企业云】-【企业信息】中更新企业基本信息,上传营业执照、证书等附件,提交,等待审核。

第三步 审核通过后,在【申报管理】中进行项目申报。

第四步 选择申报类别,在【基本信息填写】中完善该项目类别申报所需信息。

第五步 在【申报项目列表】选择具体奖补项目进行申报,填写社情奖补信息,奖补中涉及项目的,必须填写项目简介。上传材料,提交初审。

第六步 政策执行部门初审员进行初审和审核。

第七步 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申报材料打印,并交各部门会审,会审通过后,进行公示及资金发放。

注:带书名号的,为系统中对应的菜单或按钮。

我市发布行动方案 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
发布日期:2024-05-27   浏览量:927   保护视力色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分享到: 0

5月25日,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举行。会上,《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4-2026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发布。

《行动方案》以效率提升、性能优化、环保降碳等领域应用需求为牵引,突出企业为主体和产学研联动、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协同,以示范应用带动技术迭代,丰富拓展新场景新赛道。
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力争到2026年,基本建成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,打造国内一流生物制造产业园区,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制造领域领先企业,形成初具规模业态完整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,实现“1533”总体发展目标,构建应用研发领先、创新转化活跃、产业主体蓬勃发展和产业生态健全完备的发展格局。

具体来说,在基因编辑技术、底盘细胞构建、发酵与分离纯化工程、应用研发、检验检测等流程构建全链条生物制造创新平台体系,与国内外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、龙头企业建设10家以上创新平台。引进培育5家以上全国生物制造领域具备重要影响力的引领型企业。建设3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专业产业园区,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。

《行动方案》明确3个重点方向10项主要任务。

加强应用基础研究。聚焦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技术、底盘细胞的设计与构建、应用研发、新型碳源利用等环节,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、新型研发机构和应用研发推广中心,以“揭榜挂帅”形式开展生物制造产业技术攻关,突破1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;支持联合有关高校、科研机构共建一批生物制造领域企业研发平台。

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体系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引入央企平台资源,联合产业企业共建一批生物制造中试工艺开发平台、规模量产平台;培育引进高水平检验检测机构,提升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性能、生物基含量等测试评价权威性和便利度。

加快终端应用验证。围绕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家电(居)、高端装备和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材料和产品领域,建设一批新材料新产品技术验证中心。

突出场景应用创新。支持生物制造领域龙头企业牵头,联合下端产业应用方共建10家以上场景实验室;在“生物制造技术+”领域遴选一批标杆场景,以应用示范推动“1-100”的扩散增长。

强化企业主体培育。支持本地生物制造企业提升研发能力、丰富产品类型、扩大制造规模;支持引进央企及国内外生物制造领域龙头企业,在肥设立产业公司或区域总部;打造5家以上生物制造领域具备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引领型企业。

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。在长丰县、合肥高新区等地规划建设不低于2000亩研发中试集中片区和生产制造基地,推动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创业主体集聚发展。

发挥制造业规模效应。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,利用制造业产业规模放大效应明显优势,重点发展替代化工衍生材料潜力巨大、性价比高、增幅较快的产品应用端。

引培生物制造专业人才。以创新平台为载体,以重大项目为依托,着力引进顶尖科学家、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,建立专人负责落实的高效引进和服务保障机制。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制造产业人才享受合肥市人才政策。

设立产业专项基金。发挥政府引导母基金撬动作用、联合头部市场化投资机构、生物制造龙头企业等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生物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丛林;组建1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孵化基金,聚焦早期科技型优质项目和团队,助力生物制造领域科技成果转化。

营造浓厚产业氛围。组建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联盟,打造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的产业发展生态。

此外,大会同步发布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方案。据悉,今年8月,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将在合肥举行,会上将成立国内首个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方阵、国内首个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,发布首批“生物制造产业十大创新技术”“生物制造技术应用创新实践案例”。(许露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