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-瑶海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
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
◎本报记者刘垠操秀英
五年来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超百分之六十
“十三五”以来,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.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预计的2.4万亿元左右,研发投入强度2020年预计将达2.4%左右,其中,基础研究经费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,2020年预计超过1500亿元。
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会超过60%,实现预期目标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%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“全球创新指数”显示,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居到2020年的第14位……
“‘十三五’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,实现了历史性、整体性、格局性变化。”2月26日,国新办举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,全面支撑新发展格局新闻发布会,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抛出上述数据说,“整体上,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决定性成就”。
六个“新”彰显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
王志刚介绍,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,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,科技体制和治理改革更加深化,创新体系更加健全,创新环境更加优化,形成了科技对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、国家安全等各方面有力支撑的局面,在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。
王志刚将比较突出的方面概括为六个“新”: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科技创新能力实现“新跃升”;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,形成高质量发展“新动能”;统筹提升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与质量,形成人才快速发展“新态势”;深化重点领域科技体制改革,形成创新创业“新生态”;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科技开放合作迈出主动布局“新步伐”;迅速开展新冠疫情科研应急攻关,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中国“新贡献”。
“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%,建设13个应用数学中心。”王志刚举例说,在量子信息、铁基超导、干细胞等方面取得原创成果,高速铁路、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,涌现了“嫦娥五号”“奋斗者”号等一批国之重器。
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,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等加快应用,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万家,21家自创区和169家高新区等推动形成一批创新增长点、增长带、增长极……五年来,我国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,形成高质量发展“新动能”。
不仅如此,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超过480万人年,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。同时,科技计划管理、成果转化、资源开放共享等初步实现改革目标,比如,推进“揭榜挂帅”首批试点;设立科创板,打通科技、产业、金融连接通道;实施科研人员减负行动,“破四唯”在重点领域全面展开,等等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国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,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研究。“一带一路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8300多名外国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,建设33家联合实验室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迅速开展新冠疫情科研应急攻关,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中国“新贡献”。王志刚介绍,一周内完成病毒基因测序、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上市。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,7款进入Ⅲ期临床,4款获批附条件上市。11种药物或治疗手段进入诊疗方案。参与世界卫生组织10个工作组,与美、欧、亚、非、拉美、加勒比等国家开展科技抗疫交流合作,分享最新成果。
五大举措发挥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
在提到成绩的同时,王志刚也坦承,我们还有一些短板和弱项,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比如,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,基础研究、原创性研究较薄弱;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能力不够高,对产业链、供应链的支撑能力还不够,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;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够高,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缺乏,以及科技界作风学风等,都需要不断提升、改进。
“面向‘十四五’,我们要坚持‘四个面向’,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战略的支撑作用。”王志刚透露,将围绕推动产业链高端化问题、支撑实体经济发展、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五方面展开。
具体而言,围绕推动产业链高端化问题,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强化前沿技术部署,在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生物育种等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;围绕支撑实体经济发展,大规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依托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,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企业;围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,加强重大疾病防治、创新药物、医疗器械等研发应用;围绕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大力推进污染防治、能源资源高效利用、应对气候变化等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;围绕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,以激发人才活力为重点,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,完善创新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