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赋能新“稻”路
发布日期:2024-06-27   浏览量:2164   保护视力色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分享到: 0

人工撒播改为机条播……殷亮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带到农村——

科技赋能新“稻”路

殷亮准备操控无人机撒硅肥

6月25日,在肥东县国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上,一架满载硅肥的无人机腾空而起。田埂上,殷亮一边观察无人机路线,一边熟练操作遥控器,不一会儿,便完成了60亩稻田的追肥工作。

今年39岁的殷亮已经返乡种粮12年。他外祖父梁金华,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也是种田的“老把式”。父亲殷光旭,回乡承包了土地种粮;到了殷亮这代人,又“子承父业”,回到了农村。

从“老把式”到“新农人”,他们在广阔的农村闯出了一番新天地。

“不能丢下土地这个根”

梁金华种了一辈子地,如今已近耄耋之年,身体十分硬朗。每次看到外孙殷亮用无人机、插秧机这些新农具种地,梁金华总不免感慨,“现在科技发达了,种田轻松多了。”

梁金华的老屋存放着许多旧农具,犁耙、镰刀、锄头、水车……这些东西如今已派不上用场,但他却舍不得扔。一看到这些“老家伙”,梁金华的记忆就被拉回到了年轻时。

梁金华不到20岁就开始种地,水稻、油菜、棉花……一年到头在地里劳作,靠的是体力,为的是生计,牛是梁金华最重要的种地搭档,“没有牛,根本不行。”梁金华说,以前犁地靠牛,现在靠旋耕机。

“尤其是插秧,现在用插秧机,一亩地10分钟就插完了,我们那时候,一个人从早到晚干一天,都栽不完一亩地。”

种地伴随着梁金华从年轻到了暮年,如今他年事已高,晚辈们劝他歇歇,他却依然闲不住,坚持种了2亩地。在梁金华看来,只要身体允许,就不会丢下土地这个“根”。

“种地不是儿戏,要想清楚”

老一辈对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怀,也影响着殷亮的父亲殷光旭。殷光旭退伍后跑起了运输生意,常年在外奔波。2011年,殷光旭决定回乡发展农业。从刚开始承包的500亩地,发展到现在的4100亩地。

“我们种地和父辈那代不一样,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。”扎根农业十多年,殷光旭对农业有一份执着,那就是一定要诚信经营,让乡亲真正富起来,绝不拖欠大家的工资和租金。

为了提升经济效益,殷光旭起早贪黑,付出了诸多心血。有一年,久旱无雨,为保农田灌溉,殷光旭连着40多天吃睡在田头。

后来,儿子殷亮提出要返乡种地时,殷光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。

“种地不是儿戏,要想清楚。”殷光旭语重心长地说。最终,他没能拗得过儿子。殷亮回乡后,殷光旭没有就此“放手”,而是以师傅的身份带着儿子参与到农场管理中来。

“一开始,我只给他50亩地,后来看他管理得不错,慢慢扩大到100亩、500亩、1000亩。”

殷光旭告诉记者,2015年,肥东县国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,他和儿子进行了一场“种地比赛”,“他种他的,我种我的,看看谁种得好,今年我的小麦收成就比儿子要好。”殷光旭笑着说。

“踩在父辈的肩膀上种粮”

殷亮大学学的是无线电,与农业毫不相干。为了尽快掌握农业种植技术,他经常向有经验的农民虚心求教,逐渐从“门外汉”成为“内行人”。之后,他深入研究市场需求,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,积极调整种植结构,推广绿色、高效的种植方式。

2022年冬小麦种植季开始前,他组织社员召开大会,决定将小麦种植方式由人工撒播、无人机飞播、复式耙开沟旋播等方式,改变成为全程五位一体的机条播,种肥同下,测深施肥,严格执行麦种播前包衣拌种,提高播种效率,减少麦种损失和浪费率,增加肥料利用率。2023年,实现了小麦亩均增收150元。

同年,殷亮通过加强与安徽聚道农业集团、安徽荃银高科等种业公司以及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、安徽盘中餐有限公司等粮油加工企业的合作,大幅提升了水稻单产效益。同时,他还组织社员和村民积极参与田间生产,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。

2023年,殷亮荣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“皖美新农人”称号。谈及在农业道路上取得的成就,殷亮说,“我是踩在父辈的肩膀上种粮,他们替我蹚平了农业这条路,我能做的,就是拿好这个接力棒,当好一名新型职业农民,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带到农村,用行动和成效‘兴农’。”(卫晓敏 高勇 李娟 张军 文/摄)